close

( 本文整理 過去幾年 我們自家種植義大利番茄的文章,市場上對食材消費的認知 ~ 並沒有因食安問題而有多少改善,若有,也就僅佔消費結構裡的一小群罷了,或許必須等待目前經歷食安風暴的青年世代,直到他們日後成為中年世代的消費認知主流時,或許能有根本上的改善 )

    2013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  這幾年的立秋之後,我們都會種植一些義大利品種的番茄,專門用來製作義式番茄醬,收獲期大約都在農曆過年的前後20天左右,今年也不例外,只是今年很低調的不對外宣傳,只提供給真正想體驗義大利風情、或是想真正感受所謂的具有熱情生活美味的一些熟客們,因為從過去那幾年的經驗得知;8、9成的顧客不願意多支出20%的代價 (30元上下吧,新台幣!),去感受什麼什麼義大利的鬼東西。

        即使我們為了種植這些義大利番茄,所投下的心血成本,其實遠遠高於那一道義大利麵所多出來的30元,但希望讓高雄人也能在地感受義大利美食的真正風味,唉,該抱怨的話都寫在下面連結的文章裡了,市場的消費品味 ~ 年年如此!

 

 ↑ 上圖;聖瑪納諾番茄種植後1個半月左右的生長狀況。

 


↑目前幾乎已接近毀耕階段的番茄。

    今年自家種植的義大利聖瑪納諾番茄終於上市,前2年的正常收獲季約在1月中旬左右,今年受到反聖嬰現象的氣候異常,足足將收獲季往後延了2個月,不過這也等於讓番茄果實留在植栽上的時間,多了近2個月,使番茄鮮甜肥美,Aging 果然是王道!

 

●自家番茄相關的來龍去脈,請參考:番茄首穗花

   2012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      即日起 ~ 散文廚房與達文郡的番茄醬、所有番茄配菜等等皆使用這個自家番茄,嘗一口,便會立即置身羅馬街頭喔。

       其實有許多人不茍同我們為了區區的義大利風味紅醬 ~ 從進口種子到契作;花費龐大的心力物力成本 ~ 但卻沒什麼實質收益,海 鮮 紅 醬 義 大 利 麵 還 是 賣 NT$180,所有有用到這款自傲的聖瑪納諾番茄的料理   →  通通沒有漲價!還有更多的客人是「我才不在乎這個紅醬是不是有義大利的風味!」

     唉,真是夠了!這個格子之所以停寫1個多月,正是因為累積十多年的灰心與挫折,終於滿溢逼近熱情的邊境,“料理創意”在高雄是無價 / 無法有價值 ~ 多10塊錢都不行,“堅持品質”則是狗屁 / 不須要尊重食物尊重自己,上餐廳只要求價格便宜、並且,還要其他方面佔盡便宜。

    2011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  上個星期接到我們委種義大利番茄的農戶的電話 ~ 番茄抽出第一輪花穗了 ,因此抽空去了趟水上,去看看今年番茄的結果狀況,當然也評估一下結果量與產期。(前因後果可見 :第二次番茄試種 )

上圖是目前番茄的生長狀況,這棵是比較早開花結果的番茄,已大致可以看出聖瑪納諾番茄獨特的長型果樣子。

下圖是今年番茄植株的整體樣貌,相較去年而言,似乎沒有那麼強壯,捲葉情形略為嚴重


↑ 種在我們的番茄旁的小番茄品種;黃橙21號

         這個是去年最新的黃色小番茄品種,皮薄肉厚多汁,沒有很重的番茄蔬菜味,


 ↑ 薩丁尼亞烤烏魚搭黃金番茄沙拉

        烏魚剛上市,這是台灣鮮烏魚最好吃的時間,大概只有3、4個星期的產季而已,接著會換成大陸烏魚上市,口感與風味會差了一截,最重要的是鮮度也沒有那麼好 (因為要從大陸漁船轉進至台灣,須要很多天、甚至會擱置在烏魚子工廠1個星期以上)。

       義大利的西西里島與薩丁尼亞島都產烏魚,嗯,當然也產烏魚子,連做法都跟台灣有些許類似。烤烏魚跟烏魚子都理所當然地成為當地的特產。

        「既然有了產地直送的黃金番茄,也有一年一次的鮮烏魚,何不做道薩丁尼亞的傳統沙拉呢?」

 


↑黃金番茄除了很搭烏魚之外,也適合搭配碳烤旗魚,這也是西西里餐館常見的家常料理。

      這兩道鮮魚沙拉裡都添加了一點點芝麻菜,讓味覺多一些爆點的節奏,每道僅售NT$100。

 

   2010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今年第二次試種義大利番茄 (可參考番茄收成),由於茄科植物無法在同一塊地進行連作,因此今年另找了一塊地來種,嗯,其實也就在去年那一塊地的附近而已,所以 ~ 番茄還是一樣ㄉ種在嘉義縣。

       今年育苗與定植的時間都比去年提前約3個星期,這是根據去年栽種經驗所得來的結果,巧合的是這個播種的時間點,恰恰落在秋分之後;義大利品種的番茄種子遠渡重洋後來到臺灣,生命的生長週期居然也天衣無縫地連結上臺灣的節氣,不得不讓人驚嘆於大自然運行的神聖奧祕。

 


 

        定植日原本選在那凡比颱風的前一日,好在有氣象報告的不斷警告,否則這些苗兒們可就生死未卜囉,不過這次的苗栽從育苗場取回時,已有三成似乎感染到細菌性斑點病,使得這些苗栽們都顯得病奄奄ㄉ,雖然說只要噴點藥、施點肥就可以改善,但還是多準備了一批番茄苗,以隨時補上戰死沙場的傢伙。

 

    2009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去年委託農民好友種植的義大利番茄,在歷經幾次的寒流延收後,終於開始採收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試種的過程中發現幾個問題,這種義大利番茄比較不耐病,尤其是號稱植物癌症的毒素病,抵抗力非常低,因此這次收穫的成績算是不理想,另外,播種期應該再提前3、4個星期,以免結果期時遇上1月份的寒流,致使番茄由綠轉紅的熟成期拉長,而更要命的是;延長採收時,附近大部份的農作已幾乎收完,使得田裡正待採收的半綠番茄 ~ 成為大量野鳥的唯一食物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想,鳥兒們吃的可是義大利料理耶,算是開了它們的眼界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即日起,達文郡與散文廚房同步使用這種義大利番茄,將製作成番茄醬 (紅醬) 與義式番茄蔬菜湯,歡迎來店試試真正義式番茄的風味

         對了,店裡也提供鮮番茄販賣,每斤成本價NT$25元,數量有限欲購從速。


 

我們這次試種番茄的苗

        有幾樣義大利料理常用的蔬果,其實在臺灣是可以種的起來ㄉ,除了目前最常見到的香草之外,義大利品系的番茄~ 應該也能有不錯的收穫。

       打從達文郡一開始營業,找塊地來種番茄、香草、櫛瓜、... 等等,自己就有諸如此類的生產計畫,沒想到直到今年才付諸實行。2個月後,假設沒有天災蟲禍的話,我們將有義大利品系的新鮮番茄可以用來料理,哇 ~~ 想到就興奮。

育苗場

 

生長在南義的聖瑪扎諾番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義大利各地各省都有自己的特色番茄,並且依其番茄的特性,發展出適合的農業或工業,例如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波隆那的所在省份;伊米利亞羅馬涅省,盛產中型果肉厚實的番茄,進而發展出了繁榮的番茄乾工業,而倫巴底省則出產具鮮果風味的火球番茄, 當地人吃番茄,自然講究新鮮生食,南義的坎帕尼亞省則是番茄醬料理的大本營,主要也是因為盛產番茄,San marzano 聖瑪札諾番茄則是製作番茄醬的主要品種。



 

      ↑    番茄的花 ~ 就是長成這個樣子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這次試種的番茄,除了種在田裡的之外,自己也種了幾棵在陽台上,以方便隨時掌握番茄生長的進度;作為調整廚房進貨管理與菜單的機動性。

          這個番茄品種屬於半停心性,株高約在180公分上下,生長至本葉7、8枚時,會抽出第一輪花序,以後則每隔3節開一輪花序。最近因為氣溫略為下降,開始抽出第一輪花序;望著這些黃色的小花,想起了許多在田間工作的往事,從整地種苗開始,到長成像這樣的第一輪花序,接著是摘心、雙幹整枝、授粉... 等等一連串的田間管理,印象最深的是;每天背著黃昏的餘輝從田裡走回來時,不管身上佈滿多少泥土與葉綠素的青臭味,都會趕緊衝到電視機前,乖乖地,準時6點收看首播 ~當時最紅的灌籃高手,嗯;一轉眼,--- - - 哪怕記憶裡的櫻木花道還在目前的電視裡活蹦亂跳-- -- - 居然也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。

 

 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UFRANCO 的頭像
    LIUFRANCO

    Franco Salone

    LIUFRA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