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06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個月下了很多討厭的雨,又累,午餐的主題便是;
雨絲絲愁的疲憊~ 一 日 の 終 わ り に
上圖為 spagehetti con i agnello e sugo senape
雨絲連日連日的下,絲絲相黏的黏膩感遍佈生活裡的一切事物,令人無處自在,搞得情緒輕浮煩躁;也因此而想做點有勁但溫暖、俐落的義大利麵,羊肉賽納佩直麵、與培根堅果青醬直麵便是這樣發想的2道料理。另外,上個月的 迷迭香葡萄肉末螺絲麵、與茄丁海鮮墨魚麵也因為大家的反應很好而續賣一個月。
賽納佩是義大利文 Senape 的直譯,是西洋芥末的意思,跟日本的山葵(哇沙米)是不一樣的味道,嚐來柔和溫馴,一點也不嗆,我們這次用的是法國第戎芥末醬,搭配紫高麗、結球白菜、與少許的奶油醬,醬汁的整體味道十分溫潤,但無意中吃到白菜與羊肉時,會有迸出嘖嘖喜悅的美味,是一道全然不同於高雄人所認知的沙茶羊肉、蔥爆羊肉等等重口味的羊肉料理,充滿異國風味。
↑西西里羊肉賽納佩直麵
spaghetti with lamb, cabbage, and egg-mustard sauce
↑珍菇培根堅果青醬直麵
2008/05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4月底,有次在回家的路上,從廣播裡聽到了一首“歌”,這首叫做“歌”的歌,歌詞是由詩人徐志摩翻譯的一首英國詩,作曲者好像是羅大佑,曲風優美輕靈,以往生者的立場,用些許躍雀的語調、深沉卻又平淡的述說著生死的自然流轉,感觸很多,包括自己在大學時迷戀徐志摩的種種點滴,唉,月換星移幾十秋囉。
現在是葡萄的產季,不管是溪湖的黑葡萄、還是智利的紅葡萄,品質都好得很,而~葡萄一生的歷程,就葡萄酒終究會被喝掉的角度來看,也如徐志摩所譯的“歌”(英文原詩與徐志摩譯作將附錄在後)~~記得也好忘了也好。
5月我們推出2道產酒區的獨有宴客料理:
葡萄煮鴨燉飯 Braised grape and duck risotto
迷迭香葡萄肉末貓耳朵麵 Orecchiette with sausage, grapes, rosemary
其中這道貓耳朵麵我們曾在2003的五月推出過,那是這道麵的首次登場,大家的反應還不錯,只是比較不習慣貓耳朵,有不少客人都要求將之換成一般的圓直麵,我想這次的情況應該也會差不多吧!「為什麼這次不直接換成圓直麵呢?」,該如何說呢;或許在市場取向與料理堅持之間,想辦法維持一點兒彈性。那次(2003的5月)的午餐主題是-----旅行是一種不斷前進的能力,雖然講的是旅行,可人生不也是這樣嗎?學業、事業、感情、婚姻、健康.....莫不如此。
葡萄貓耳朵麵是西西里的料理,用來入菜的是 nerello mascalese 和 nerello cappuccio 這2種葡萄,由於當地日照充足的關係而使葡萄格外成熟,直接食用甚至微帶甜味,搭配2種不同的絞肉所做成的麵食,微酸微甜,再以香草的氣道揉合葡萄與大火煎透滾溢的絞肉,厚度十足卻又清爽開胃,很適合入夏之令食用。
葡萄煮鴨燉飯,也有類似的迷人開胃的特色,不過這道料理來自北部的皮蒙省。這是道費時費工的大菜,是很少會出現在達文郡標準菜單裡的菜色,何況是在午間菜單!
葡萄燉鴨在 Asti (皮蒙省的一個產酒區,以白酒及氣泡酒聞名)一帶多作為主菜、或剁成一小塊一小塊地當成前菜,我們則是將鴨燉完之後,利用這個鴨燉汁來創作燉飯,算是基於傳統之上的新作法,滋味豐厚、素質清秀。曾有小胃口的熟客,原本只吃減一半份量的燉飯,但吃完一道標準份量的鴨肉飯,居然嫌飯量太少?連她自己都覺得~真這麼好吃嗎~還是自己太餓了。(給她的鴨腿還特別大隻ㄝ)
最後附上徐志摩所翻譯的詩《歌》;
我死了的時候,親愛的,
別為我唱悲傷的歌;
我墳上不必安插薔薇,
也無須濃蔭的柏樹;
讓蓋著我的青青的草
霖著雨,也沾著露珠;
假如你願意,請記著我,
要是你甘心,忘了我,
我再不見地面的青蔭,
覺不到雨露的甜蜜;
再聽不到夜鶯的歌喉
在黑夜裏傾吐悲啼;
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,
陽光不升起,也不消翳;
我也許,也許我記得你,
我也許,我也許忘記。
----------------- 錄自《猛虎集》
Song (Christina Rossetti 1830~1894)
When I am dead, my dearset,
Sing no sad songs for me;
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,
Nor shady cypress tree;
Be the green gress above me
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;
And if thou wilt, remember,
And if thou wilt, forget.
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,
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;
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
Sing on, as if in pain;
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
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,
Haply I may remember,
And haply may forget.
---------------引自《用你的眼波和我對飲》
2008/03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 little taste of the Mediterranean
春假過後,延宕幾天的3月午間菜單,終於登場;咱們~淺嚐地中海的風味吧!
最近因為姐妹店咖哩波特的關係,追尋香料的腳步而到了中東,那兒已經聞得到地中海溫暖濕膩的鹹味,看得到漁港邊活蹦亂跳的現撈哇,嗯,自然少不了新鮮肥美的章魚,所以囉!這個月的達文郡午餐嘛;“來點兒地中海的風味”吧。
“地中海料理(風味)”其實算是一個主題,而不是指某一個國家的料理(包括建築也是喔)。地中海東西寬達4000公里,由西班牙、法國、義大利、土耳其、希臘、北非等等國家所圍繞,只要是這些國家瀕臨地中海地區的料理,基本上泛稱地中海料理;我給它一個最簡單的定義;那就是~橄欖味道的極限~~,換句話說,凡舉跟橄欖味道相關的味道、印象、感覺等等,如橄欖油(那是當然囉)、炒過的番茄、大蒜、甜椒、缇魚、羊奶起士、胡荽、小茴香等等(清新、舒爽、回苦、草原、濕沙...應該也是),而前三者正是一般對地中海料理的最通俗印象。就一般而言,希臘料理也被認為是地中海料理的代表。(或許因為希臘是眾神的故鄉吧,而這些神爺們恰恰嚴重滴干涉了地中海文明)
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推出了2道地中海風味的麵食:
地中海小章魚茄丁尖管麵 Penne with octapus, anchovies, plum-tomato
地中海羊肉微辣茄汁直麵 Spaghetti with lamb, raisin, plum-tomato
這2道麵都以小番茄為主要的酸度來源與風味基礎,如梅子般大小的番茄是希臘料理常用的食材,在臺灣此刻也恰好是盛產期;美系、日系、荷蘭系等等品系繁多,建議各位大大可以買一點兒回家煮菜,炒點時蔬肉絲或紅燒雞呀魚呀都不錯,喔,在南歐一帶還可看見各式各樣的小番茄,如葡萄番茄(grape tomato)、珍珠番茄(pearl tomato)等等,這些都是屬於小番茄的品種,風味、口感、大小、顏色各有不同的特色,如同咱們市面上林林總總的小番茄,別忘記在此盛產季之刻買來品嚐品嚐。
這兩道麵都帶有舒爽、飽滿與一點點的心頭暖意,倒是羊肉麵有多加了一些的小茴香,這是希臘在400年前受到土耳其戰爭(貿易)的影響,時至今日已成了當地的料理傳統,不過這種香料的味道,在我們過去的經驗裡,高雄人是比較無法接受,但若是站在體驗異國風味的立場(其實算得上好吃的水準),值得暫時放下味道的偏見,給它試一回試試。
另外還有一道南瓜鮭魚燉飯,這其實也算是地中海的特色料理之一,一樣是受到土耳其的影響,常常使用南瓜、堅果、乾燥蔬果(如葡萄乾、椰棗)等入菜,只不過比較不符合咱們對地中海的認知罷了,這道南瓜燉飯以鮭魚為主食材,一樣呈現清爽與暖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