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法國美食文化刊頭  

簡介「蔡教授的演講從法國美食文化的形成談起」 

         這篇文章是作為高雄餐旅大學蔡教授的演講~從法國美食文化的形成談起~跟場地協辦方的概念溝通之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這幾年來,打開台灣的電視,隨意的逛逛頻道,就會發現有許多的內容是圍繞、或穿插著許多料理秀與餐飲資訊的節目,走進書店,最醒目的架上,財經與飲食書並列,在文創園區裡、各式各樣的市集、都會區的、市郊的、甚至偏遠的觀光景點裡,都不約而同地以食物來作為招攬客人的手段,加上從國外蜂擁而至的餐廳,這麼多的教做菜、說食物、吃料理的資訊與場所,耳濡目染之下,即使不是美食專家,普羅大眾對「美食」應該也能有一定的品評能力,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,強調料理的性價比、漠視餐廳的幕後用心、追求直接快速的自我滿足等等卻也常見於生活周遭。

    俗話說,「富過三代才懂吃穿」,但若第三代遇到財富分配不均,那輕鬆花用與拮据匱乏的二方,又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呢

    法國名廚亞倫杜卡斯說,「支持精緻絕倫的美食絕不是一個賭注,也不是空想,這是一個選擇與意願的問題」,即使美食美酒是法國當今的全民運動、法式料理更是引領西方精緻飲食的潮流,這樣的美食文化其實是歷經二百多年形塑的結果,這段美食歷史的發端正是法國處在財富極度分配不均的時候。

    十八世紀末期因為農業與經濟問題而爆發的法國大革命,不僅僅是政體的改制,也促成意識形態、社會、文化、科學、藝術等各方面的躍進發展,革命的成功成為自由開放的榜樣,鼓舞各階級人們爭取自身更美好的生活,促成法國、乃至歐陸世界交通運輸、與農畜產的熱絡交流。當時貴族階級的崩潰,讓許多御用的家廚流出社會,繼續以其精湛的廚藝,為社會新增的中產新貴服務,17821普羅旺斯伯爵的膳食官包維耶(Antoine Beauvilliers) ,無視既有社會的職業行規,在巴黎皇宮附近的黎希留街,開設第一家具有現代餐廳認知意義的餐館,接著孔岱親王的前任主廚,以高貴的裝潢與奢華廚房打造了號稱美食天堂的餐廳,此後的二十年間,餐廳在巴黎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讓巴黎的新興階級們、與千里而來附庸風雅的觀光客們趨之若篤,然而這些希望獲得貴族品味的顧客們,其實並不懂如何品嘗料理,也無法複製繁雜瑣碎的餐桌禮儀,為因應這樣的需求,而有了《美食年鑑》的出版,以舉辦評鑑美食與餐廳講評的活動,為大眾提供如何獲得美食享受,包維耶則在開設餐廳的二十二年後,出版了《烹飪的藝術》,這本食譜書傳承前輩大廚們豐富且高超的廚藝,並且改良食譜以更具有品質的美感方式呈現,這些由食物而起的風雲際會,讓人們開始講究食物的味道,迎來十九世紀法國料理的黃金時代。

1/    巴黎在這個年代是處於一個農業(糧食)問題嚴重、中產階級逐漸增加而開始都市化、交通與郵政(資訊)比過去更快速便利的時代,因此工商業發達,有能力的人都急於展現自我的企圖心,這是當時號稱啟蒙運動所留來的生活價值觀,讓接下來 1789 的法國大革命,產生出自由、平等的口號,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下,「餐廳」這個新型態的行業開始興起,菜單結構、菜式的命名、上菜方式、用餐空間的布置、廚房的工作規劃、採買、儲存等等全都需要從零開始建立,因此會開始看到像「孔岱親王杏桃米糕」這樣的菜色,有貴族的品味 (因為社會階級開始鬆動後,強調身份平等)、新鮮的農物產品(得力於貨運便利與名人的旅遊見聞傳播),只有消費能力,每個人都可以享受這樣的貴族品味體驗(及自由的自我實現)。

法式焗蝸牛-1  

勃根地焗蝸牛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為何這些家廚能有如此高明的廚藝品味與技術呢?為何在十八世紀末短短的二、三十年中,法國能藉由談論食物、品評料理便促進社會流動、提升食物在社會的地位、孕育精緻的美食文化呢?這並非理所當然的的巧合,而是十八世紀前半期,法國官方與思想界對美藝哲學的探討2,掌握了談論食物連結生命表現的語言思考方式,讓法國大革命所標榜的自由、平等的價值,順利地融入新法式美食的餐廳浪潮,形成一種法國人對「吃得講究」所具有的生活態度,將美食品味的意識統整為建立自我主體歷程的一部分。

2/    1719年法國政論哲學家杜布斯(Abbe Jean-Baptiste Dubos) 出版「詩歌與繪畫的批判性反思」Critical Reflections  on  poetry and  panting一書,是首次反對藝術享受是來自於理性思考,而應該是來自人的情感感受,此書出版後迅速再版五次,書中用品嘗滷肉的例子來比喻藝術的感受,讓原本是對食物的「品嘗」行為、心理感受,直接用於對藝術的體驗,此書在幾年後就已譯成英語而流通於英國、德國,影響英國經驗主義與德國啟蒙運動對美學的看法,例如英國的休謨,1757 出版「論品味的標準」 Of  the  Standard  of  the  Taste,德國的包姆嘉通於1750出版「美學」一書,這些當時代對美學與人生品味的熱烈討論,除了開啟歐陸浪漫主義的時代之外,更潛移默化了許多有識之士,例如從1803開始出版「美食年鑑」的漢尼葉,已讓「美食家」成為一種社會的全新角色,不同於往日貴族狹隘的奢華品味,而是超越社會階級,具有能評鑑簡單、乃至複雜食物與生活事物能力。

    想要在消費者導向的國際競爭之下提升台灣的美食文化與經濟,是否該先審視消費大眾如何實踐社會與美食的關係,因此借鏡於法國美食的食物記憶在其文化形成上所造成的差異。

    2017/09/08晚間7:30,將由常居法國、熟悉法國美食藝術歷史的蔡倩玟教授,於三餘書店,跟大家分享法國美食文化形成的他山之石、與耐人尋味。

arrow
arrow

    LIUFRA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