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龍目井085  

      在多年未經歷高壓、高頻的出餐磨練下所主導的餐會,不知會不會有創作力遲鈍的狀態,而如此所蘊釀出的菜單,好奇對方會有什麼感覺呢 ? 以簡易占法卜之,占得井卦。

      井卦,易經第四十八卦,過往這一卦用之於事情發展、與物慾滿足的經驗,通常是徒勞無功、原地踏步,不過,這次占的是個人能力與眾人滿意的互動,似乎還得細細究查一番。依問卦的命題,對方即主辦方即打水的人們,自己則成了這口井。

井,改邑不改井,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, 1 / 這是說,即使搬離鄉里,或把鄉里的制度改了,但作為鄉里水源的井,仍然不會消失,井還在原處為過往的行人、與住家提供水源。

      這一段卦詞的意思是,我的菜單~即使隔了多年,還是像我會開出來的料理,仍然是這個廚師的這口井所取的水,不管隔了多少年,做為取水的主辦方經歷過多少廚師,這口井依然還在原處(改邑不改井),依然保有水脈的泉源,生生不息(無喪無得),料理依然保有創作的活力,任憑所需之人取用(往來井井),並且會在多年後仍覺得井水還是冷冽甘美。

        汔至,亦未繘井,羸其瓶,凶。 2 / 但若是社會動盪不安,導致水井年久失修,或打水的時候,急功近利地讓木桶搖搖晃晃下降、就容易會撞到井內的石頭牆壁,使得木桶破裂,這二種狀況最終都會打不到水。汔,盡的意思,有二種解釋法,一說是描述走了遠路才能到達水井的急躁心態,二說是打水的繩子下降到快要接近井水時。但這二種解釋其實可以串聯,這是說鄉裡改制後離井比較遠,所以要走較遠的路去打井水,因此當到達井後,便氣急敗壞地,把用來打水的木桶、或瓦罐,沒有耐心的隨隨便便地就往下丟,結果當瓦罐快要到達水面時,因為沒有保持在中心點的垂直下降,便撞到了水井的石頭牆壁,水罐就破了,打不倒水,所以是凶。

      這一段卦詞其實是一個但書,是一個對要取到水所附加的條件,解釋卦象互動的大象傳說;「木上有水,井。君子以勞民勸相」,這是強調井這個意象是;想要在「勞動」時能保持平穩的心態,就需要大家相互規勸,另外還有一個但書則是寫在井卦的爻辭裡,諄諄告誡水井要常常維修,並且打水的人要有公德心,而這個公德心亦即大象傳裡提到的「勸相」,許多人來打水,有人習慣好、有人習慣不好,但若習慣不好的人弄壞了水桶、弄斷了木桶的繩子、甚至把汙泥草垢都弄下水井,那後面的人便不會有水可以取用了,所以大家要相互規勸,最好是形成公德心才能自我約束。

      這個但書反映在現實上,一方面是自我的這口井要時時維護,另一方面則顯示,主辦方有很多意見,有人認為好(有見識、公德心的那種)、有人認為不好(急功近利、剛愎自用的那種),必須經歷一段時間的討論,最終才因主辦方的某位賢長者,出面教誨說服大家,才終於獲得甘美井水的滋潤。

 

      井卦,是由坎上巽下所構成,即水在上、風在下的意思,以易經一向藉由天地人事萬物來呈象、取象、解象的道理來看,風上有水的意象,應該是濕度高、流風颯颯、水氣密佈的天候、前有瀑布的澗谷(若是行軍打仗,此則預示不可行)、或是,如此天候的一個日子 (表示行軍、遷移皆不宜,但卻可用之於農桑),然而易經的需卦,水天需也是類似天候的一個卦象,水在天上、密雲不雨,井、需二卦的水都在天上,差別僅在於天的下面有沒有風,沒有風,所以雲積而不雨,是一個烏雲密佈的積雨雲,那有風的話又是如何呢 ?其實春秋時期的易經,便已將巽又解釋為「木」,因此水在木上的意象,便是借自以木桶打水的景象,但為何不是在河邊江邊打水?這是因為木桶從井底拉起時會產生風,符合巽意的關係,故而水在木上便成了井卦。

       (有趣的是,為何不將木上有水,說成是水下有木、或木在水下呢?除了因為易掛是由下往上發展的成掛規則之外,是因為古代缺乏看到水下之木、沈船之類的科技嗎?綜觀易經隨然沒有提及有關航海的事物,很典型的大陸型國家意識,但渡過大川卻是最常用來評斷吉凶的標準,河船也是木造,木在水上則是渙掛,可見發明卦象的人,並非隨意取象,而有其哲學思想)

      易經是象的方程式,雖然該謹守易經撰寫時代,對各種現象取義的原意,但現代人解易,價值觀必與奴隸社會、封建制度、文明未開的時代有所差異,自然而然地需要從現代生活的萬象中,引申易經的原意以求當代的安身立命,這是本文解易的「生活易」立場,與嚴謹探討的學術立場有所不同,僅此聲明。

      井卦還有一點是在易經裡少見的,那就是卦詞裡沒有提到「元亨利貞」的好壞判斷,只提了一個「不如此會凶」的但書,雖然這樣的情形,也能在易經其他卦裡見到,如豫卦、晉卦,但畢竟是極少數,而井卦更耐人尋味的是,在其最後一個爻詞裡,居然是大吉,上六的爻辭如下;

      井收勿幕,有夫元吉。 (幕,蓋子的意思)

這即是上面說過的,若打水的人們都有良好的取水習慣,大家培養出公德心時,井的蓋子也不需要再蓋了,以方便下一位打水人取用,亦即主辦方最後對菜單形成共識,開始依照菜單的內容執行。

IMG_1278  

      井卦的改邑不改井,在現實當中有很多例子,最具象的莫如大樹區的龍目井,而二百多年前的一口湧泉井,隨著人口的增加、政經的變化,原井已不敷使用,而在其旁加鑿一口井,井水仍然充沛,無喪無得,仍然供需要的人取用,如中華豆花的工廠便依賴這裡的水質,製造優質豆花,往來井井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UFRA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