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門面.jpg

去過許多成都、重慶的餐廳,蒼蠅館子、小吃店,除了少數霸氣的火鍋店、高檔的商場餐廳會用正金色之外,用柔和的金色系為主調的中餐廳,是頭一次見,從現代的設計風格來看,空間氛圍雖帶有法國優雅與日式謹慎的調性,但為何一家高檔賭場所屬的、有文化與料理企圖心的川菜館會選用金色呢 ? 或許答案會是「蜀錦」

蜀錦是中國四大名錦之一,成都的桑蠶業起源甚早。春秋戰國時已有紀錄,製工繁雜,其價如金,影響中國絲織工藝甚深。由此源頭來推測,以蜀錦的源遠流長與獨特性,選用金色來展現空間華貴,再讓整個空間呈現出絲綢的光澤,大概便是川江月會呈現如此樣貌的設計概念,可證之其牆上裝飾的渦狀流雲紋,茱萸花紋皆是漢唐蜀錦的代表性紋飾

只是燈光設計與空間的色相色調太一致,導致眼睛不能舒適的對焦,或者該說,自然而然便能專注地在眼前的餐桌吧,其餘的,全隱入為背景

IMG_20191118_174558.jpg

進入餐廳後,不會立刻帶你前往座位,而是先到這個吧台區,這可是一個茶吧

IMG_20191118_174950.jpg

會先由侍茶師先泡一壺「歡迎茶」,讓客人靜靜心,侍茶師介紹說;這是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野生老茶,具有馥郁的花果香,清新淡雅,屬於白茶工藝的作法,並使用四川貢嘎山的雪水沖泡,希望能讓客人開開胃。

實際喝起來,沒有侍茶師形容的玫瑰、或梅子的香氣,反而是柚子、姜的氣味比較足,這當然是得益於野生老樹深根所能獲得的豐富礦物質,烹茶的碳使用最高級的橄欖炭,一應具全的茶具也相應地十分高檔,只是整體品茶的氛圍,處於文人茶席與親民待客之間的尷尬境地,這樣的餐前茶設計,仿歐洲餐前調酒吧 ~ 轉換空間與心情的概念很好,倒是侍茶流程、講茶的貼切與品茶節奏,若能再調整成更自然、更流暢一些,便會讓茶吧的存在,更有體驗感。

不過,還是很佩服茶吧的設計,能兼具用餐體驗、商業行銷、與推廣中華文化,很棒

題外話;茶款若能再斟酌一下,不要盡搞些天上人間珍品之類的,浮華有餘,體驗不足

IMG_20191118_174624.jpg

歡迎茶的茶葉,可以看到幾乎就是採摘後直接萎凋的狀態,這就是白茶的做法

IMG_20191118_180713.jpg

雞尾酒的酒單,酒名都硬是要跟四川有關連,例如,問了調酒師「李白莫吉多」,是採用了什麼李白的概念,結果得到的答案是 ~ 李白曾住過四川

調酒.jpg

老1.jpg

「歡迎茶」其實是菜單上第一道菜之一,

第一道菜由三個部分組成;普洱花、老罈泡菜、川江點

因此喝完茶入座後,侍者便會推來照片上的這一車子,用華麗昂貴的玻璃罐所裝的四川泡菜,從這裡開始進入菜單 ~ 老醰泡菜

    四川泡菜是出了四川之外最被忽略的料理,但傳統上,泡菜其實是川人家家戶戶幾乎必備的食物,一罈子的泡菜,常常、甚至是每天都會從裏頭撈出東西,或加入東西,只要鹽水「養」的好,一泡就是幾年幾十年,所以稱做「老罈」泡菜。

    泡菜基本上分作調料菜與下飯菜,作法雖然奢簡由人,但不外乎講究調香與調味,除了簡單的鹽泡、還有鹽滷泡、醬香、酸甜、家常等等作法,被用來「泡」的菜,更是髓手可得盡皆可泡。在川江月便完整地呈現川式泡菜的多面向,以及沒有忽略這個可以作為傳家美味的料理態度

 

服務人員先向我們解釋每一個玻璃罐裡的食材與味型之後,一位顧客可以挑選三款來品嘗,挑選後,泡菜車子會推回去,由廚師進行擺盤後再上菜

牛肉餅.jpg

在等泡菜上桌前,先來了第一道菜當中,屬於小點的部分 ~ 牛肉焦餅

 

「點心」作為日常飲食的內容在唐朝時已有紀錄,但當時「點心」是用作動詞使用,是表達一點心意的意思,宋朝之後才正式成為午晚之外的日常吃食,而歷來川菜大廚也擅長製作各式小點、麵點,點心也是滿漢全席,正式宴席的重要組成,因此從川江月的菜單結構來看,特有清末明初文人貴族宴客的致敬風範。

我們選了家常、酸甜、酸辣、即醬香四種位共六款,主食材別是,黃金南瓜、冬瓜、結球茴香、日本蘿蔔、水果番茄、維多利亞葡萄

老5.jpg

老3.jpg

品嘗的整體表現最好的是家常味型的南瓜,以適當的老鹽水、薑蒜花椒香料,適當的引出南瓜的甜,也保留了極佳的脆口性,

冬瓜是酸甜型,浸泡時添加了黑加侖 (黑醋栗),口味表現尚可,過軟、但圓潤地呈現出黑加侖的風味,會讓人想點杯阿爾諾、或帶有泥煤味的威士忌

番茄是味道濃郁的酸辣型,泡鹽水的時間掌握得很好,讓熬煮過的辣滷水,剛剛好吸滿果肉的空隙,番茄一入口就爆漿,濃酸勁辣便會迅速地填滿口腔

    茴香與其說是酸辣味型,倒不如說是酸香,辣感不明顯,卻讓肉桂、茴香子、八角的味道與茴香本身的八角甜味重疊,這些食材其實都屬於茴香類,使得泡出的風味過於銳利,就像幫照片的飽和度加得太多,反成了假假的塑膠食物,不過,推測主廚是故意要獨沽茴香味,畢竟其目前的主流客群偏愛這口味兒

題外話,這些味型豐富、食材多樣的泡菜們,其實非常容易搭配各種花式調酒,可以讓顧客加點,或直接設計成菜單的一部分

老4.jpg

泡菜還吃不到幾塊,第二道菜~ 88富貴涼菜,已經上桌在準備了。照片中,後方服務人面前,紅白雙色如積木盒的,一格一格取下來後排開,便是完整的樣貌

IMG_20191118_183127.jpg

菜名從照片左下角往右開始,依序是 糖醋蟲草花、芥末花枝、麻辣熊本生蠔、夫妻肺片,

左上角往右是;油滷鴨舌、百花豬耳凍、煳辣白菜捲、蝦鬚牛肉

這八道分別以八種味型來呈現

IMG_20191118_183007.jpg

糖醋蟲草花

蟲草花不是冬蟲夏草,而是一種真菌,可以把他理解為像柳樹菇、金針菇一類的食物,傳統上作為煲湯藥膳的食品,近十幾年來,受益於培養技術的進步,品質良好、價格低廉,廣受一般餐館與家常料理使用

2018年底,在江振誠主導的成都廊橋餐廳晚餐時,開胃前菜裡也有一道幾乎是同樣做法的涼菜,當時是將蟲草花以中高溫油炸後,拌入黑松露油,嘗起來就如同十分順口、讓人上癮的高級鹹酥雞,在這裡,則改成低溫油炸後,拌入糖醋汁,最後則以黑松露油提味,同樣令人一吃驚艷上癮、更且回味無窮,從這個例子來看,江主廚把蟲草花從傳統的煲湯、蒸煮、熱炒改成油炸,是一個既延續傳統又開創新意的作法 (即  使用傳統食材、帶入新做法與符合味型),讓川菜可以既傳統又有時代新意,其次,川江月的作法比廊橋更成熟,味道、口感與結構更有層次,讓川菜不會變成無國界料理、或法式料理,能完整地呈現要將川菜帶往國際、或更具新意的企圖

「糖醋」是經典的川菜24個味型之一,糖醋排骨、糖醋脆皮魚是這個味型的代表性料理,直接用味型來命名,百年前因「白糖」是高級調味料,糖醋魚可是高級宴席時才會出現的料理,現在的糖醋汁裡所使用的糖,則已有白糖、紅糖、冰糖、飴糖等可用,再加上醬油與醋的選擇眾多,糖醋味可以做出許多細膩的變化

IMG_20191118_183014.jpg

這道蝦鬚牛肉,以滷製好的安格斯黑牛肉經手撕後,細如蝦鬚來命名,味型雖然是以「荔枝」型來呈現,但處裡牛肉的概念,合理推測是源自重慶老四川的名菜 ~ 金毛牛肉 (氂牛肉),金毛牛肉滷製後的成品,肉的表面起毛、鬆軟噴香、色如琥珀、狀似絲絨,便如這顆鳥巢的鬚枝狀

荔枝味型是傳統的經典川菜味道之一,四川在二千年前即有種植荔枝的紀錄,據說因為早時荔枝保存不易,川菜大廚們於是模仿荔枝味,製作出一道傳統的「荔枝鍋巴」。荔枝味的呈現,通常是以足夠的鹹味為基礎,來突出微妙的酸味與適當的甜味,最後再以蔥薑蒜的辛香,來結合食材本身的味道進而形成風味,

不過這道蝦鬚牛肉,入口先酸後甜,雖有荔枝味,咀嚼後甜味略蓋過酸味,但跟著煙燻的糖心蛋一起吃時,煙燻味、煸牛肉、濃稠的蛋汁三者會形成飽滿滑口的蛋肉感受,可見這顆蛋的顏色造型與果凍般的口感,雖然有可能也是「荔枝」的意象,但主廚要呈現的,恐怕是更具有現代感的「荔枝味型」,那就是減鹽(1),熱菜冷作(2)、與食材為主、味型為輔的料理概念(3)

(1) 因為把鹹度降低,所以吃到後來,甜度會加上來

(2)  荔枝味多用於熱菜,極少作成冷菜

(3)  傳統川菜的荔枝鍋巴、荔枝鴨胸、荔枝瓦塊魚,雖然用了不同的食材,但味道都頑固地堅守荔枝味,吃不道肉味、魚味

牛肉.jpg

.耳絲肉凍,這道從呈菜來看,是標準的法式作法,但淋上藤椒味明顯的泡椒汁,發酵味與酸味濃郁,但跟著肉凍一起吃,各自為政,不加分也不減分,即使加上那些百花,還是只有視覺效果,沒有味覺效果

.芥末花枝,「芥末味型」屬於川菜的七種獨味之一,據服務人員說,這像是花枝羹肉的作法,是來自台灣,花枝泥裡有加入蝦肉泥,因此會帶有明顯的鮮味,芥末調得非常好,這該是得利於在烘焙芥末仔時,挑選飽滿、成熟度恰好地當季芥末子來榨油的關係,有優雅的香味,與柔和婉約的沖味 (四川人稱好的芥末味為沖味),以此為基礎,調入冷壓花生油、花椒油,不僅是符合精準細緻的芥末味型,更是有擔擔麵、涼菜、小吃一系列熟悉的味道脈絡。用來搭白身魚生魚片也極為適合

.麻辣生蠔,因為採用日本熊本地區的生蠔,因此在調味上,除了麻辣汁,還多了幾樣日式調味,柚子、昆布高湯,一整隻的櫻花蝦,麻辣醬的味道很重,搶掉生蠔本身的鮮味,醬汁裡有一些花生,但油耗味十分重,把所有的食材一起吃,基本上就是辣味偏重的台灣五味醬,生蠔搭日式麻辣醬的作法,感覺很勉強,有為搭生蠔而將傳統的日式、或川式,做了過於牽強的為道堆疊,

倒不如把生蠔炙燒一下在加麻辣醬、或放進麻辣汁裡輕滷一下,應該會更凸顯麻辣生蠔的雄心壯志

 

IMG_20191118_183023.jpg

 

IMG_20191118_183037.jpg

(待續)

 

arrow
arrow

    LIUFRA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